窦娥冤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3-9 窦娥冤(选场) 2.doc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件:3-9 窦娥冤(选场) (25张).ppt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3-9 窦娥冤(选场) 2.doc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3-9 窦娥冤(选场) 1.doc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3-9 窦娥冤(选场) .doc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嗟怨(jiē) 罪愆(yún) 衔冤(xián)
B.亢旱(kànɡ) 刽子手(ɡuì) 提防(dī)
C.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旗(yàn)
D.鼓三通(tōnɡ) 苌弘(chánɡ) 盗跖(zhí)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B.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C.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D.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桨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4.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
5.下列句中元杂剧角色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剧中次要男性人物。
B.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扮演性格粗犷豪放或
……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í) 错勘(kān) 罪愆(yán) 刽子手(ɡuì)
B.嗟怨(jiē) 衔冤(xián) 荒阡(qiān) 暑气暄(xuān)
C.亢旱(kànɡ) 苌弘(chánɡ) 提防(tī) 哥哥行(hánɡ)
D.煞尾(shā) 尸骸(hái) 枷锁(jiā) 鼓三通(tōnɡ)
答案 B
解析 A项“愆”读qiān。C项“提”读dī。D项“通”读tò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杳无音信 分辩清浊 负屈衔冤
B.前合后揠 忍气吞声 湛湛青天
C.身首不全 两泪涟涟 披枷带锁
D.孤身只影 顺水推船 古陌荒阡
答案 D
解析 A项辩—辨。B项揠—偃。C项带—戴。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错勘(勘探)贤愚枉做天
②可怎生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了盗跖、颜渊
③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
④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人缘好)
⑤你道是暑气暄(温暖,这里指热气蒸腾)
⑥亢(极)旱三年
⑦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每月)十五
A.②③⑤⑥ B.①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⑥
答案 A
解析 ①中的“勘”意为“察看,断定”。④中的“干家缘”意为“料理家务”。⑦中的“月一”指“初一”。
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冤情之深。)
……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埋怨( ) ②错勘( ) ③嗟怨( )
④甘霖( ) ⑤盗跖( ) ⑥前合后偃( )
⑦罪愆( ) ⑧杳无音信( )
(2)多音字
①累累赘 累积 劳累 ②提提要 提防
③旋旋转 旋风 ④浆浆洗 浆糊
2.辨形组词
(1)暄 喧 (2)愆 衍
(3)刽 脍 (4)跖 拓
(5)眷 誊 (6)浆 桨
3.词语释义
(1)错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甘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亢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嗟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典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顺水推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分辨•分辩
前者指分清辨明,后者指用语言辩白。
例句:①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你必须仔细________才能发现他们俩的不同之处。
……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习重点
1.记:识记本文重点基础知识和关汉卿的名言。
2.读:学习戏剧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及作品的意义。
3.写:把小说中的对话改写成戏剧片段形式。
4.练:正确理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一、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关汉卿,元大都(今北京)人,号己斋叟,约生于蒙古灭金(1234)以前,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著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名剧。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完成了此剧。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文体知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