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30字。2006年高考语文复习纲要及应试策略
纲要说明:
1、依照最新的《考纲》和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7份不同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
2、高考语文复习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 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
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全国卷30分 每小题3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题
1字音:多音字 形声字
单音字(1)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词性、语意和特殊读音。(3)
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
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 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2字形:同音音近字 同音义近字 音形都近字
形近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1)从理解词义入手(2)利用对应关系掌握(3)通过组词辨别。注意互用字。(4)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偏旁与字意联系起来记忆。通过换用相异偏旁的字来比较哪个更对。(5)注意同音字的区别,设法换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比较。(6)答题技巧:
A、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B、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C、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D、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3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选择。辨析突破点:①从词义突破(例:终止、中止);②从词义与句意的关系上突破(例:祛除、驱除);③从句子表达的侧重点突破(例:稍微差一点、多少差一点)。
(1)实词:①注意感情、态度、语体色彩;②注意理性意义(词义的侧重点,轻与重、范围的不同);③语法功能(词性不同,搭配习惯差别)。④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
少选项。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虚词关联词:①语法功能和特定意思;②结构关系和成对成套的特点。③重点是副词、介词和连词。④做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⑤注意采用排除法。

4成语、熟语的使用:A成语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⑴感情色彩(褒贬)、⑵部分重复(感到爱莫能助)、⑶词义不当(首当其冲)、⑷语体色彩(鼎力相助)、⑸词语的范围陈述对象(汗牛充栋)、⑹习惯用法(漠不关心)、⑺词语的程度(视同儿戏与等闲视之)。B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