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920字。

  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语   文
  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刘 宏  谭 亮  李大江  周敬章  邓 骁
  审题人:苏朝栋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华文化(  )远流长,积(  )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渊     淀diàn     识shí      报      
  B.渊     淀zhàn     识shí      抱
  C.源     淀diàn     识zhì      抱
  D.源     淀dìng     识zhì      报
  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
  A.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是从哪里来的,想明白了、
  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B.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
  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C.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自己是谁,
  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D.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既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唐宋之际,中国美学发生体制上的变化。在绘画上,唐代是以人物为主体,宋代则以山水为主体。唐代画家阎立本《步辇图》里有侍女簇拥的唐太宗,有吐蕃大使禄东赞与引荐大臣。吴道子是在佛寺墙壁用线条描绘人格化的神佛。到了北宋,范宽、李成等人都是以山水画闻名。人物逐渐消失在一片云烟苍茫的山水间,变成渺小的存在,不再被凸显,不再被强调。由唐入宋,一部绘画史真可以说是 “                  ”。
  3.下列选项中的“体制”与语段中加点词“体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崔白)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
  B.四大家族浪淘尽,独裁体制草拉烧
  C.岳祠在其中,巍峩奉神殿,体制匹岱宗,经营自雍汴
  D.如今是朝廷命官,自有体制
  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说    琴
  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  )游者戴仲鹖,取(  )绳以弦,进而求操(  )。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