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90个字。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设计者杨海庆单位(学校)磊口三中授课班级八一班
章节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4课《马说》 学时 2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提出: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之、其、以”的用法2、通过小组合作,能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背诵并默写课文。4、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过程和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语感,提高学生自己学习文言文的能力。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3、分析课文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使学生了解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培养学生学生对人才的认识2、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珍爱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学生特征
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且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名句有些熟悉。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生字词
课文内容
思想感情
课堂练笔 利用工具书在预习中自主解决。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熟练背诵。
通过反复诵读,能够说出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阐明的道理。
学习过本文后能有所感悟并写出读后感。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诵读──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难点 1、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诵读──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