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7700字,答案扫描。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一)
  语  文
  2015.5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 ,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  ④  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蹿(cuàn)红  奢靡(mí)  宁(níng)剩毋缺  一饱之需
  B.蹿(cuàn)红  奢靡(mǐ)  宁(níng)剩毋缺  八珍九鼎
  C.蹿(cuān)红  奢靡(mí) 宁(nìng)剩毋缺  厉行节约
  D.蹿(cuān)红  奢靡(mǐ) 宁(nìng)剩毋缺  积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日前    ②自愿    ③一直    ④追逐
  B.①近期    ②志愿    ③一直    ④追求
  C.①近期    ②自愿    ③一贯    ④追求
  D.①日前    ②志愿    ③一贯    ④追逐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日前,这份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信笺上的辞职申请,在社交媒体疯传,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B.为推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的文化艺术交流,艺术节特邀“一带一路”国家如: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以色列、马其顿的艺术团体在剧场、广场演出。
  C.《现代汉语词典》对“夜叉”是这样解释的:“佛教指恶鬼,后用来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可是佛教中的“夜叉”是什么样?谁又见过佛教中的“夜叉”图像呢?
  D.京津冀地区连续多日雾霾笼罩,不见天日,虽然人们采取了紧闭门窗、取消晨练、戴口罩出行……等措施,但医院呼吸道病人仍然扎堆,群众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日前,一名捷克男子宣布占领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之间大约3平方英里的“无主之地”,建立名为“自由土地”的独立国家。
  B.最近,为了防止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鸽子数量不再增加,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要求大家不能随便给鸽子喂食的公告。
  C.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担负着再现历史的使命,必须从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让艺术创作服务于历史真实,而不是让历史成为艺术创作的下脚料。
  D.韩国重申,无论基于历史、地理和国际法,独岛都明明白白属于韩国固有领土,对于日本对韩国领土发起的任何野蛮挑衅,韩方都会予以坚决应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绘画之用
  丰子恺
  从前日本有一个名画家,画一幅立轴,定价洋六十元,画中只有疏朗朗的三粒豆。有一个商人看见了,惊叹道:“一粒豆值洋二十元!?”
  在展览会中,如果有人问我:“绘画到底有什么用?”我准拟答复他说:“绘画是无用的。”“无用的东西!画家何苦画?展览会何苦开?”“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普通所见的画,种类甚多: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也是画,教室里的博物挂图也是画,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也是画,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也是画。然而这种都不是纯正的绘画。展览会里的才是纯正的美术的绘画。为什么呢?就因为前者是“有用”的,后者是“无用”的。
  纪念厅里有总理遗像,展览会里也有人物画。但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