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90字。

综合性学习
《学会利用图书馆》 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荷资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初中三年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是要从传统的以被动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展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荷实践能力,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小课堂置身于社会的大课堂,去寻求教育资源。
此次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活动,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设施荷服务项目,了解有关借阅规则;了解图书目录知识,学习检索书目的方法;能利用图书目录借出自己喜欢的书。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分三步进行。一是课前准备,介绍图书馆的历史,突出图书馆的作用,安排活动步骤。二是参观实践借书,掌握借书手续。三是课后谈体会,作小结,掌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及定出合理的阅读计划 。
【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
1、 引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书在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书可以把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介绍给人类,因此书书人们的良师益友。难怪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你们喜不喜欢与这样的高人谈话呢?书籍的作用如此之大,我们就应当学会正确利用图书馆来帮助自己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促使我们不断自我完善。
2、 介绍图书馆的作用
3、 活动安排
(1)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2-18人,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和科代表做协调员。各族选好自己需借哪方面的书,协调员其调控作用,各组借的书类尽量不重复。
(2) 小组确定所借书目后,制定借书计划,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应团结、合作,每人都参与这次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去,成为动口动手的积极分子。
(二) 借阅活动
1、 进入图书馆后,要求学生在门厅阅读注意事项,了解全馆设施示意图以及有关介绍。同时问清楚借书手续和图书馆内的规章制度。
2、 听取工作人员介绍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流通图书资料、供读者学习研究。图书馆一般分为若干功能区:书库、供书处和阅览室等。书库,除开架借书的以外,读者是不能进入的,借书处是办理借书还书手续的地方。阅览室是供读者在馆阅读的地方。依据图书馆的规模和性质有种种分类。如县图书馆、县工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古籍阅览、科技阅览室等。阅览室的图书不外借,本馆还有微机房,等一下大家还可以上网检索或阅读。
3、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计划要切实可行,内容包括:(1)课外阅读目的;(2)阅读的重点内容,要从各年级读写训练要求出发,与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的主干内容相配合;(3)阅读书目要列出重点,并顾及图书来源和学生的差异;(4)活动形式和具体日程安排;(5)阅读效果的检查方法。
4、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
现代课外读物广义的包括三种类型:(1)有声读物(如唱片、录音带等);(2)无声读物(如读书、报刊等)(3)音像书刊(电子出版物等);我们这里主要指导阅读无声读物。无声读物多如牛毛,而且良莠并存,选择不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老师指导学生选书,选书的标准是:思想内容好,教育价值高;语言文字好,堪为学生学习的典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独立阅读;适应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结 。
近年来中学生对文艺类书籍十分热衷,而科技书籍学习参考书备受冷落。 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受宠,而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很少问津, 最受学生欢迎的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