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另有教学案。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语感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中期检查汇报课——戏剧文本教学研讨
《雷雨》教学案
“语感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题组 彭姗
一、导入:
剧本有三要素:人物、戏剧冲突和语言。今天我们希望通过感知《雷雨》的第二幕第一场,即周朴园、鲁侍萍之间的对话,去领略曹禺戏剧语言的魅力。
问:周、鲁二人是什么关系?(过去—现在)
答:(略)
师:这样有着深厚渊源的两个人不期而遇了,于是,戏剧矛盾冲突就产生了。我们最期待看到的是什么?他们见面带来的是喜还是忧?会有一些怎样的语言交锋?
屏示: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P18)
我们抓住这句话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到周朴园身上来。这是很富有歧义的一句话。人不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说这话的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说出这句话究竟是表示他愿意鲁侍萍来找他还是不愿意?我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了讨论的价值。
二、分角色朗读:
P16“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P18“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提示:只关注周朴园,划出自己认为显示周朴园“愿意”或“不愿意”的依据的语句。
屏示:关注周朴园
三、关注周朴园:(一)由现在的表现推想当年的周朴园
过去的周朴园愿不愿意鲁侍萍来找他?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1、鲁侍萍现在的哪些语言、动作在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周朴园的心?
①关窗动作
②无锡口音
③对往事的回忆
2、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心被触动了?(不必周全,点到即可。)
主动发问
对无锡这地方、无锡的事情、人的美好描述
打听人、打听坟、打算修墓
3、重点片段品析:P16
屏示:
a、①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②无锡是个留下我美好回忆的地方。
③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④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了一件与周朴园关系很大的事情。
——能否这样改动?——不能?
理由:1、不愿意用明确的语言让别人将当年的一件“丑事”与自己扯上关系。(模糊语)
2、下句是模糊语言,但也是褒义的语境,显示当年的人与事作为美好的记忆珍藏在自己的内心,不愿让随便一个什么人轻易触碰。(褒义语)
b、“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一家姓梅的”。这段话有多处话中话。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屏示:我问过许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