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多1480字。

《山中访友》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位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第三篇,上承《春》、《济南的冬天》,下跟现代诗《秋天》和《古代诗歌五首》共同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图景。本文放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有利于巩固学生赏析美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2、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
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四)、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课件 博望山和石海洞乡自然风光资料片
一、说教法
1、情景教育法:通过音乐渲染,图象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自渎点拨法:本文属自渎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
二、说学法
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2分钟)
导入设计:(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我闭上演讲,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根,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成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
同学们,想象使我们变成了一棵棵老树,想象真实魅力无穷!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李汉荣先生一起进山访友吧!(板书:山中访友)
2、反复诵读,感知内容。(10分钟)
(1)、解读课题,猜测作者所访之友。
(2)、速读课文印证自己的猜想,再由学生自由跑上黑板写出作者所访之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