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00个字。

  Jiaohuazhe上传3
  (献给2015年的中考考生)
  2015年中考考前必读之议论文(10篇)
  贵州张宗明精选
  1.追寻渐远的信仰
  贵阳一考生
  身处物质世界的人们,穷尽一生的努力,而追求的却不单单是物质,还有“信仰”。这个看起来虚缈的东西,并不妨碍人们拥有各自的理解。人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追求,而自己心中的期盼,又被别人理解多少呢?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万念俱灰时,信仰是唯一能支撑他们最后活下去的支点。
  基督教要求人们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痛苦和恐惧的世界里有担当地生活,其中真谛就在于承受苦难与爱他人。
  德兰修女认为:人类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她用她的一生,为贫苦百姓传播了上帝超越世俗的大爱。
  人就像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尽管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内心却早已像飘摇欲坠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能坚持到最后的立足点,只要拥有这个支点,他们就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一个见义勇为的救人举动,纵身一跃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8年来,瘫痪的他全靠84岁的老母和女儿照顾,世俗的偏见让他受尽了人生的折磨。是什么支撑他活下来,并获得今天的殊誉?
  方俊明原本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是他同许多人一样,同样找到了生命的支点,那就是爱。他从28年渐远的生活实践中,追寻到“生命是合理的”这一道理。这成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支点,他才能够直面死亡,正视人生,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为生活重新找到解释和意义。
  这时,我想到了《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信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无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同样在信仰中获得安宁与出世的使命。”
  【评点】
  文章围绕“在万念俱灰时,信仰是唯一能支撑他最后活下去的支点”展开论述,用德兰修女、方俊明例子证明了文章的主旨。小作者对素材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是对方俊明这一人物的了解和阐发,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
  2.做最好的自己是我致胜的魔杖
  广东一考生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
  若生为幽草,我应萋萋而摇绿。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不必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在绿色织就的天地里奉献着自己;如果你是一条小溪,不必希冀大海的浩瀚无垠,你依然可以在山涧里叮咚流淌;如果你是一只麻雀,亦不必崇拜苍鹰的搏击长空,你依然拥有在枝桠间跳跃的快乐。而生而为人,也不必羡慕他人的天赐良机,做最好的自己是我致胜的魔杖。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已然成为了画界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然而在齐白石之后,有多少墨韵淡雅的虾恣意徜徉在一纸清波?在徐悲鸿之后,有多少振鬃长啸的马自由驰骋在一卷平川?它们已成经典,所以我们不必模仿,如若是,必定邯郸学步,得不偿失。拥有自己的风格才能在千篇一律的画作中脱颖而出,出奇致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