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40字。

  《送李愿归盘谷序》导学案
  江苏省盱眙中学  李淞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了解唐代知识分子对待人生、仕途的不同态度,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 。
  3、鉴赏文章巧妙地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和虚托写法 。
  【学习重点】
  了解唐代知识分子对待人生、仕途的不同态度,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 。
  【学习难点】
  鉴赏文章巧妙地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和虚托的手法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材料,了解文体及背景
  1、由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导入,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初步了解“赠序”。
  2、 背景介绍:
  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途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可介绍《后十九日得上宰相书》《后二十九日得上宰相书》《与于襄阳书》《与陈给事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句读
  1、诵读正音,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鲜少(  )   旗旄(  )   负恃(  )   嗫嚅(  )     便体(  )   轻裾(  )   黜陟(  ) 
  趑趄(  )   阴翳(  )   刑辟(  )   诛戮(  )   呵禁(  )   茹毛饮血(   )
  膏车秣马(   )  曲眉丰颊(   )
  2、师范读
  3、自由朗读
  4、指名朗读
  5、齐读
  三、分组讨论,初步感知课文
  1、文章题为“赠言”,而实际写自己的话多还是对方的话多?为什么这样写?
  2、李愿的话主要涉及了哪三种人?这三种人各有什么表现,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四、小组合作研读课文,弄懂字词
  1、注意下面加点词语。
  ①通假辨别:     才畯满前           秀外而惠中
  ②古今异义:     奔走于形势之途
  ③词类活用: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膏吾车兮秣吾马
  ④重点实词: 隐者之所盘旋         理乱不知
  2、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
  ①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定语后置)
  (这就是那些被天子赏识,在当代出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②触刑辟而诛戮      (被动用法)(触犯刑律而遭到诛戮)
  ③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与其身体得到快乐,不如内心无所忧虑。)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道古今而誉盛德         (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
  ②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这样的为究竟算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③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润滑我的车轴,喂饱我的马,跟随你到盘谷去啊,让我一辈子在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