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四《雷雨》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及答案(打包4份)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案.doc
│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案.doc
└─鲁人版必修四《雷雨》课件+同步练习及答案(打包2份)
鲁人版必修四《雷雨》(47ppt)课件.ppt
鲁人版必修四《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曹禺及话剧的有关知识。
2、把握 戏剧冲突,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3、品味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潜台词的内涵。
4、感悟人性世界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学习重点:
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回顾预习:
1、作者介绍: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是他的处女作、代表作,发表于 30年代,另外他的代表剧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2、戏剧常识:
(1)戏剧是一种 综合性舞台 艺术;它是借助 文学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等艺术手段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3)戏剧按表演形式来分往往有歌剧、舞剧、话剧等等;按作品类型来分又有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分也有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等。
(4)戏剧语言包括 人物语言 和 舞台说明。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 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 人物语言 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
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 ,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
第三,丰富的潜台词;
第四,易懂、上口。
3、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 、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4、《雷雨》的大致情节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
……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周朴园 (惊愕)梅花?①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②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③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④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⑤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⑥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⑦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①处周朴园“惊愕”是因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侍萍突然提起那绣在袖襟上的周朴园本人几乎已经忘记的梅花,使周朴园感到意外。
2.②处台词言不达意,表现周朴园的什么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慌的心理。
3.③处表现周朴园的什么心理和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出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
4.④处“你来干什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料定鲁侍萍此次是来者不善,肯定要有所图,所以才这样发问。
5.⑤处周朴园为什么要问“谁指使你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性格相当了解,他认为鲁侍萍此次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一定是有所图。表现了周朴园的奸诈、多疑的性格。
6.对⑥⑦两句舞台说明该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