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770字。

  学科 语文 班级 高三(  )(  )
  课题 散文一轮复习系列
  第五节:探究
  教  学  设  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究这一考点的具体考查要求和高考命题形式;
  2.掌握不同类型的探究题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学习重点】
  不同类型的探究题的答题模式
  【学习难点】
  怎么结合题干要求围绕作品去探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
  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课前训练】
  展开本专题复习前,课上安排学生做“创新设计”P190的郭沫若的《银杏》,巩固上个专题的表达技巧。做好后,就讲解。导入本专题教学。
  【考点解读】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1.理解;2.分析;3.鉴赏评价;4.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08-14江苏高考探究题汇总】
  1.(2008年《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2.(2009年《上善若水》)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包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3.(2010年《溜索》)第15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4.(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5.(2012年《邮差先生》)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6.(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第14题:“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7.(2014年《安娜之死》)请探究作品画线句的深刻意蕴。(6分)
  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 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知识整合】
  1.作品的意蕴指什么?
  指作品内在的意义、含义。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从属于并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意蕴”又不单单指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就主题思想来说,很多作品的思想又不是定论的,甚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读者感受到的思想有时也是不同的。此时已成定论主题思想随着时间推移有时也会发生变化的。主题思想是这样,“意蕴”的其它方面更是这样。
  意蕴和情感取向在2010年江苏高考散文阅读中区分的很清楚,既包含深刻的道理,也包含思想情感。现把答案呈现在此:
  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2014年江苏高考意蕴题:
  【答案】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