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898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
语文(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朿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继承了老子哲学。在玄学的各个流派中,他倾向嵇康、阮 籍,以自然对抗名教,这是显而易见的。陶渊明的《杂诗》饮酒'拟古'与阮籍的《咏怀》思 想感情一脉相通。但陶渊明的崇尚自然、反抗名教,又有不同于嵇、阮的一面。嵇康、阮籍所 处的时代正当魏晋之际,司马氏标榜名教,以孝治天下,名教成为司马氏排除异己、篡夺皇位 的手段。嵇、阮反对司马氏篡夺,便故意破坏他们所标榜的名教。而自然,对于陶渊明来说, 却是他终生信奉的人生哲学。他不像嵇康、阮籍那样佯狂任诞,他的思想、生活,一吟一哦, 莫不出自真率,本于自然。陶渊明虽然也处于易代之际,但像司马氏那样以名教为武器大肆 诛戮异己的事并未重演,他反抗名教也就不必采取嵇康、阮籍的方式。他可以从容地实践他 崇尚自然的主张,使他整个的生活和诗歌接近于自然化的境地。
魏晋玄学家“得意忘言”的思想方法,对陶渊明也有影响。汤用彤先生说:“汉代经学依于文句,故朴实说理,而不免拘泥。魏世以后,学尚玄远,虽颇乖于圣道,而因主得意,思想言论乃较为自由。汉人所习曰‘章句’,魏晋所尚者曰‘通’。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意义 而不以辞害意。”陶渊明就是用这种新的眼光和态度去读书的。他虽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 好在六经”,但他并非章句之徒。他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得明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不求甚解”,就是不为繁琐的训诂;所谓“会意”,就是以己意会通书中旨略。陶渊明读经不拘泥于文字之间,而是从崇尚自然的观点出发,融会书中的意旨,以丰富自己的思想。
陶渊明有些地方引用《论语》称颂孔圣,但往往已离开了儒家的本义。儒学经他的改造,被“自然”化了。如《答庞参军》:“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从字面上看,陶渊明喜欢儒家圣贤的经典,似乎是儒学的信徒。其实不然,全诗所抒发的是一个“幽居士”的爱好自然的思想。诗的末尾说:“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体素,就是道家的观念,意思是保持朴素自然的本性。陶渊明是用道家的观点去理解儒家经典的。
孔子在他笔下已不是其本来的面目了。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真’与‘淳’都不见于 《论语》”,“‘真’和‘淳’都是道家的观念,而陶渊明却将‘复真’‘还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 此所谓孔子学说的道家化,正是当时的趋势。所以陶诗里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有与崇尚自然的旨趣并不违背的成分,陶渊明可以方便地汲取过来 融化到自己的诗里。他只取其中爱好自然这一点意思,融化到《时运》这首诗里,表现了崇尚 自然的情趣。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提倡箪食瓢饮、安贫乐道,其中本含 有顺应自然的意义,也被陶渊明吸收了过来,《咏贫士》等诗即带有儒家的意味。
此外,陶渊明崇尚自然还有他的新义和胜解,这就是提倡躬耕,并亲自实践。他认为自 食其力的劳动生活才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则。这是他思想中最光彩的成分。
(选自《袁行霈教授讲解陶渊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哲学强调要崇尚自然,而陶渊明则直接继承了老子哲学中的这一思想。
B.陶渊明崇尚自然、反抗名教,他的《杂诗》《饮酒》《拟古》都体现出这一思想。
C.司马氏借名教之名,提倡以孝治天下,以此排除异己、篡夺皇位,嵇康、阮籍等以佯狂任诞的方式故意破坏其标榜的名教。
D.陶渊明一直崇拜嵇康、阮籍,信奉自然;他在自己的思想、生活中从容地实践了他崇尚自然的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玄学家主张“得意忘言”,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口向。
B .陶渊明并非章句之徒,他是用“会通其意义而不以辞害意”的眼光和态度去读书的。
C.陶渊明读经,往往不去理解书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更多的是以己意会通书中旨略,以此丰富自己的思想。
D .陶渊明虽然也引用《论语》,称颂孔圣,但往往与儒家的本义相背离,带有不少他个人的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在《答庞参军》曾说自己“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这里的“圣人”指孔子,但此 诗并不表明陶渊明是儒学的信徒。
B.孔子的观点在陶渊明的笔下已融人了更多他自己的见解,陶渊明赋予了孔子“复真”和 “还淳”的使命,而“真”和“淳”都是道家的观念。
C.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要崇尚自然,陶渊明将这一思想汲取过来并融化到自己的诗里,他 的《时运》一诗就表现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D.陶渊明主张崇尚自然,这中间既有对儒家、道家思想的继承,又有他的创新。他的创新 集中体现在他提倡躬耕,并亲自实践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彡匕,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 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寻谪监陈留酒税。
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久之,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夏,至行在。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寻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召为给事中,驳议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