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12540字。

  2015年泉州七中语文质量检查(二)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2)                    ,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
  (3)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峰峦如聚,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太祖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台后坐法当死,礼私导令逾狱自首,既而曰:“臣无逃亡之义。”径诣刺奸主簿温恢。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
  后除河间郡丞,稍迁荥阳都尉。鲁山中贼数百人,保固险阻,为民作害;乃徙礼为鲁相。礼至官,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使还为间,应时平泰。历山阳、平原、平昌、琅邪太守。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迁阳平太守,入为尚书。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礼固争,罢役,诏曰:“敬纳谠言①,促遣民作。”时李惠监作,复奏留一月,有所成讫。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
  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明帝临崩之时,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于床下受遗诏,拜礼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侍。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假,在者无几。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皆以绢付亡者家,无以入身。
  时匈奴王刘靖部众强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凡临七郡五州,皆有威信。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户。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
  [注]①谠言:正直的言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台后坐法当死            坐:因犯……罪,触犯 
  B.敬纳谠言,促遣民作      作:劳作,此指“耕田种地”
  C.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    便:更改     
  D.礼躬勒卫兵御之          勒:统率,率领
  3.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孙礼坦诚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礼私导令逾狱自首        ②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  
  ③礼谏以为不可深入        ④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   
  ⑤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    ⑥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礼知恩图报。同郡之人马台帮助孙礼找到母亲,当时孙礼拿出全部家产赠与马台,后来马台被处以死刑之时,孙礼又帮助马台越狱逃跑。
  B.孙礼治理有方。在鲁地山贼依险危害一方时,他被调任鲁地相国,拿出俸谷,发动官吏和百姓,悬赏山贼脑袋,鲁地不久就恢复了太平。
  C.孙礼爱民忠君。明帝修建宫室之际,恰遇节气失调,粮食歉收,于是孙礼力争免去百姓修筑宫室的劳役回家务农。
  D.孙礼为人耿直。他被派往并州任职,持节行使护匈奴中郎将职权,当面见太傅司马宣王之时,因司马宣王未能使国家摆脱危险之境而愤怒面对。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3分)
  (2)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枕上作(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3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