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个字。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从中得到教育。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合作讨论,在此基础上体会文中的爱心。
3、让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端正做人处事的态度,培养他们对世界、社会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2.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四.教学方法
教师借助搜索到的材料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听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学习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猜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全文主要写的是谁?
(2)全文是围绕什么事展开的?
(3)什么东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四)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1、童话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丰富的想象,在本文中,什么拥有着神奇的魔力?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它几次显示了它的神奇?
2、神奇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五)开启智慧泉,议一议:
1、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产生的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通过这篇童话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六)展开想象,放飞爱心。
1、你认为最后讨水喝的那个过路人是个普通人吗?他可能是谁?
2、想一想,小女孩累得睡着了后,她可能会做什么梦?
3、爱心故事大家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