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00字)
让你议论文的论述更充分
          ——作文专题训练之六 2004-03-25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常犯一个错误,误以为只要有几个典型的论据,就算写好议论文了。其实,即使有了典型的论据,如果缺少对论据的分析,也难以达到说服人的目的,无法让人们接受你的观点。
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呢?一般而言,可对论据作“为什么”的分析。在分析“为什么”时,可以从正面、反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论据的内容作评价、引申、归纳等。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按不同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从运用论据(论证材料)的角度来分有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 
  2.从逻辑推理(论证思路)的角度来分有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 
     3.从论证切入方向(论证角度)的角度来分有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正反结合和逐层深入。
4.从运用具体技巧(论证手法)的角度来分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和引申法等等。
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来分析论据。

一、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对论据问问“为什么”,探求它的根源,揭开它的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003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一文中对斯大林这一典型论据作了这样的分析:
  真正的智者却知道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斯大林是一代伟人,人虽言“虎毒不食子”,当敌人以其长子的生死要抉斯大林时,他毅然决定,不!不能用亲子之情去换人民之福。我们不知人们将以何种目光俯仰这位褒贬皆存的人物,但至少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敬服他至亲之情的背后所掩藏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的审判。
  不难看出,斯大林采取这样的做法,其原因就是“智者却知遭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作者采用因果倒置的分析法,挖掘出斯大林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使得论据与论点结合得紧密而又有深度。

二、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意义,或予以高度的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2002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在论述了王昭君、鲁迅、屈原、荆轲、文天祥等的伟大选择之后,作者这样分析: 
  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巨匠才能依靠着宽广的心胸,撰写国人的觉醒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绎着千年不灭的精魂,照亮自己国家的生存与整个人类道德旅途中的异常生动的方向。因此,他泽被后世的光辉从未消退过,也永不会消退。
这段文字,对上述的伟人们的选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揭示了正是他们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才造就了那“泽被后世的光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