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课件+学案+同步训练(打包3份)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 同步练习.doc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课件(82ppt) 鲁人版.ppt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预习学案 鲁人版.doc
廉颇与蔺相如列传 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臣等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
4.缪贤舍人( )5.见臣列观( )6.相如虽驽( )
7.臣语曰( )8.使人遗赵王书( )
9.睨柱( )10.秦王不怿( )
二、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
1.乃辞谢( )2.从径道亡( )3.间至赵矣( )
4.臣请就汤镬( )5.左右皆靡( )6.为赵王寿( )
7.秦王竟酒( )8.位在廉颇之右( )9.一介之使( )
10.徒以口舌为劳( )
三、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
1.可与不(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四、把相应内容填入表格。
五、写出下列黑体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 1.闻于诸侯( )
2.故燕王欲结于君( )
3.归璧于赵( )
4.使不辱于诸侯( )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6.苛政猛于虎也( )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
2.即患秦兵之来( )
3.均之二策( )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5.至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 )
6.何陋之有( )
对 1.何以知之?对曰( )
2.对镜贴花黄( )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
……
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预习学案 鲁人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
2、了解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3、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教学模式:“三五五”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多媒体
一、品读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 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 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 之职 ,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 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二、《史记》简介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 ,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
三、历史背景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 ,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 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 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