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听颖师弹琴》课件+学案+教案+训练(打包5份)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之《 听颖师弹琴》(30ppt)课件.ppt
【鲁人版】高中语文 选修《唐诗宋词》 之《听颖师弹琴》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听颖师弹琴》 学案.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听颖师弹琴》教案.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听颖师弹琴》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听颖师弹琴
韩 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十句为一部分:正面描写声音。后八句为一部分: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2.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3.仔细品读诗歌的前十句,体会作者写出了怎样的音乐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式的方式而已。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飘飞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望天悠悠不尽之感。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4.联系“自闻颖师弹”后的有关诗句,揣摩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
二、语言运用
5.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 告
……
《听颖师弹琴》 学案
自 主 学 习
识 记 字 音
昵(nì)昵 恩怨(yuàn) 轩(xuān)昂(ánɡ)
浮云柳絮(xù) 百鸟喧啾(jiū) 根蒂(dì)
滂(pānɡ)沱(tuó) 嗟(jiē)叹 丝篁(huánɡ)
跻(jī)攀(pān)分寸 颖(yǐnɡ)师弹琴 遽(jù)止
奔赴(fù) 冰炭(tàn) 省悟(wù)
识 记 字 形
恩怨 跻攀 奔赴 失势 嗟叹 丝篁 滂沱 冰炭
昵昵软语 划然轩昂 浮云柳絮 天地阔远 百鸟喧啾
文 言 实 词
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未省听丝篁 丝篁: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湿衣泪滂滂 滂滂:流泪的样子。
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
……
《听颖师弹琴》教案
主备: 审核 使用人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诗中以作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感官经验的综合性体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五千年悠远的文明是由诗歌汇成的一条斑澜的河流,也是由音乐汇成的河流。古人喜欢听音乐,孟子就提到齐王好乐,《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古乐也美,韩娥的歌声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秦青放歌能“声振林木,响遏浮云。”思来真令人心驰神往。今天,我们就随韩愈一同去领略一位唐代琴者的妙音。
二、简介作家、作品
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
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宦海浮沉,一直不得志。任吏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动唐宪宗,险被处死。
2、写作背景
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琶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
……
5 听颖师弹琴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6分)
A.昵昵(nì) 嗟余(jiē) 颖师(yǐng)
B.柳絮(xù) 轩昂(xuān) 喧啾(jiū)
C.跻攀(jī) 未省(shěng) 丝篁(huáng)
D.遽止(jù) 滂滂(pāng) 根蒂(dì)
解析 C项“省”应读xǐng。
答案 C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6分)
A.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有余。
C.未省听丝篁 省:醒悟。
D.颖乎尔诚能 能:擅长。
解析 C项省:懂得。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6分)
A.13日上午,来自不同行业的火炬手手持“潮流”火炬在佛山激情传递,昔日体操名将黄力平担任亚运火炬传递佛山站第一棒火炬手可谓实至名归。
B.昨天,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两辆采血车开进卫生部机关大院,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带头献血,相信这一行动必将上行下效,推动全社会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以应对“血荒”。
C.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在饭店吃饭时,总有些人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动不动就吆五喝六,甚至在人格上进行侮辱。
D.在雄伟、宽敞、造型独特的博物院,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青铜瑰宝与周人礼仪生活雕塑相得益彰,特别是青铜器出土的模拟实景、制作场景,让来宾拍手叫好。
解析 B.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A.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