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李寄》课件+教案+学案+训练+知识精讲(打包6份)
【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1单元第1课《李寄》(35ppt)课件.ppt
【鲁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 《李寄》学案.doc
【鲁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1单元第1课《李寄》知能优化演练(含答案).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 《李寄》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李寄》教案.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李寄》知识精讲.doc

  1 《李寄》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笔记小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朗读文本,读出文言小说的韵味,读出小说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学习重难点】
  文章篇幅短,应对文章字斟句酌,深入研究,把文章内容理解透彻,从而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文本感知
  1、背景链接
  古时候,自然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和自然灾害之间的斗争,常常成为民间故事传说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强大自然面前的敬畏与屈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试图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强烈愿望。对于那些敢于和自然灾害作斗争,敢于和统治阶级迷信骗术作斗争而取得胜利的人,人民总是给予热情的歌颂。
  李寄就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有勇有谋、智杀妖蛇、为民除害的少女形象。她蔑视巨蛇,大胆敢斗,但又不盲目冒险,在经过周密的准备和部署之后,引蛇出洞,放犬挥剑,一举歼之。她是《搜神记》中最为鲜明、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妇女被歧视的封建社会,也有着反封建的深刻意义。
  2、走近作者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幼随父定居海盐。干宝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召为著作郎。后参与镇压荆湘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东晋初,朝政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导推荐干宝领修
  ……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围:量词,表示长度
  B.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患:担忧,伤脑筋
  C.预复募索  复:恢复
  D.寄从后斫得数创  创:伤口
  解析:选C。复: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以战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B.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D.其歌谣至今存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解析:选B。前一个为“按条件要求想要找到的那个”;后一个为“他的”。A.介词,用。C.于是,就。D.兼词,“于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
  B.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C.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D.母及姊皆有赏赐
  解析:选B。古义:不肯听凭(她),不听任(她);今义:不顺从,不接受。
  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来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
  《李寄》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一、《搜神记》简介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小说中,《搜神记》是代表作。它也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与后代志怪小说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蒲松龄《聊斋志异》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搜神记》对唐宋传奇、宋人话本的发展都有影响。就题材而言《搜神记》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如《三国演义》、《三言》等,都从中吸取了丰富材料。直至鲁迅,还据《干将莫邪》创作了历史小说《铸剑》。戏曲如关汉卿《窦娥冤》,与《东海孝妇》有明显的承传关系,直至今天的黄梅戏《天仙配》,也是从《搜神记》中的《董永》吸取了素材。至于《搜神记》中不少故事被后世诗文用作典故,那就更多了。
  二、作者干宝简介
  本文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今河南新蔡县)人,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勤学博览,并好阴阳术数。元帝时,以佐著作郎领修国史,著《晋纪》,今已佚。又编集神怪灵异故事为《搜神记》,今已佚。现存本为后人辑录。
  三、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大量产生志怪小说的一个历史时期。当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一方面劳动人民渴求摆脱贫困、饥饿和死亡,把寻求安宁、幸福的希望寄托于不现实的幻想。在极端困迫的生活里,广大人民把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鬼神怪异故事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腐朽的土族阶层不敢正视现实,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受,多信仙道数术之事,寻求精神麻醉。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巩固其社会地位,也编造了大量的鬼怪故事,宣传鬼怪的魔力以恐吓劳动人
  ……
  《李寄》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文言实词。   
  (二)锻炼搜集资料及总结能力。
  (三)树立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
  教学重点:树立以智慧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会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
  教学过程:
  温故学: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知新学: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干宝(?-336),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少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时,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又迁散骑常侍。著述极富。
  关于《搜神记》
  你知道我国的第一部神话小说集是什么吗?这部书就是东晋时的《搜神记》。《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
  ……
  高二语文《李寄》鲁人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李寄》
  李寄①
  东越闽中有庸岭②,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长七八丈,大十馀围④,土俗常惧⑤。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⑥,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都尉令长⑨,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⑩。共请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13)。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14),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15),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16),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19)。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0)。怀剑(21),将犬(22)。先将数石米糍(23),用蜜麨灌之(24),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25),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26)。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27),悉举出,咤言曰(28):“汝曹怯弱(29),为蛇所食,甚可哀愍(30)。”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31),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32)。
  注释:
  (1)本篇写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衬手法,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