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30字。
陈情表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表。这篇文言散文以叙事为主,详细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同时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向晋武帝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情辞恳切,哀婉动人。“表”这种文体,是对上陈情,有一个让对方接受的交际目的,一定要放到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这也是这篇文章情感表达的独特之处,在教学中可以作为重点把握。
一般认为这篇文章是“以情动人”取胜的,抓住了情感这条线就抓住了主旨,但作者在陈情的过程中“晓之以理”的论述却是不可忽视的,对这一点的理解把握将是教学的难点。
思路方法
本文计划用2课时教学,第1课时以疏通语句,把握文章内容为主,同时让学生积累一些文言知识。教学上可以采用师生互动法、质疑法、检测法等,利用多媒体来实现知识的整合。第2课时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同时分析情感中蕴涵的理趣。教学上可以采用朗读法、揣摩分析法等。
教具方面可以使用多媒体,包括电脑、投影仪、录音机等。也可以制作ppt课件辅助教学过程,从而增加课堂容量。
三维目标
1.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体会所陈之情。
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4.引导学生赏析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体会凄切婉转的感情。
5.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诗词导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书愤》中表达出的对诸葛亮《出师表》的仰慕之情。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但是不是真的如陆游所说没有文章和它相比呢?我看不尽然,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就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背景导入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那么李密到底有何能耐,凭一篇《陈情表》就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呢?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及生平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今四川彭山东)人。西晋文学家,代表作品《陈情表》(又名《陈情事表》,见于萧统《昭明文选》中),是李密流传下来的唯一作品。
2.基础积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