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00字。
压缩语段题的命题思路与解题方略
江苏省徐州第一中学 高强
一、命题思路
  “压缩语段”是一项很重要的语言技能。纵观近年高考,从考查角度看,它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语言表述等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①拟写一句话新闻(如1999年全国卷第26题);②拟写新闻标题(如2004年重庆卷第23题)、导语(如2005年福建卷第18题)及结语(如2004年浙江卷第23题);③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如2005年福建卷第20题);④提取材料要点,编写内容提要(如2001年全国卷第27题);⑤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如2005年天津卷第23题、2004年广东卷第22题);⑥根据材料下定义(1985年全国卷根据提供材料给“泥石流”下定义)⑦概括寓意(2005年辽宁卷第24题)等。今年又出现了“提取关键词”“概括漫画、寓言寓意”两种新题型。从考查要求来看,对压缩后的字数、句式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改变原意。从考查材料来看,往往选取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新近时文。
二、解题方略
  压缩语段时,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语段,弄清语段特征,准确把握语段中心和要点,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依据列出的要点和主要信息概括复述,整理出答案来。
记叙文段,要善于通过理清记叙的要素(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新闻术语叫“五W”),来获取主要信息;议论文段则通过抓取中心句(观点句、总结句、关键句),来弄清论点和论据,理清逻辑关系;说明文段则要注意抓住说明对象的各特征。
一般地说,语段特点不同,题型不同,压缩方法也有所不同。一种是摘录法,即直接摘录原语段中的关键句、主旨句进行概括,把它们连缀成答案;二种是概括法,即通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用最概括的语言把材料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三种是整合法,即找出语段的主要信息,或赠删词语,或调整词序,重新组合,归纳出中心意思来。
下面以2005年广东卷第21题和2004年天津卷第23题为例来具体说明。
 例1、用不超过2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005年广东卷第21题)
  2004年12月5日10时50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例2、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2004年天津卷第23题)
  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需要50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第一步、明确语段构成特点。
  通常一个语段跟一篇文章一样,也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即总起——分承——总结(总分总式),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例1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特点。语段开头一句就端出了话题或中心意思——“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从新闻角度说是揭示中心的导语。接下去展开部分,先介绍“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成果,即“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然后介绍其成果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最后一句是总结句,突出了我国SARS灭活疫苗研究在世界SARS疫苗研究中的地位——“标志性成果”“第一个完成”。整个语段层次分明,层意显豁。
  但文无定法。语段展开的方式还可以是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有的还形成因果语段、转折语段、假设语段等。例2就是这样。该语段以“然而”为界线,形成一个转折关系的语段。“然而”前介绍钛合金的性质、适用对象和发展前景;“然而”后则侧重介绍钛合金的加工难度、加工成本以及改进钛合金的加工方式等。前后两层内容叙述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步、寻找语段中心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