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3970字。
《天工开物》两则
1.连线作者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
2.整体感知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
……
《天工开物》两则练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粘者,禾曰秔(háng) B.泥滓成枵而去(xiāo)
C.待夏潦已过(lǎo) D.六日刈初禾(y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方语:方言。
B.收实甚少,滋益全无 滋益:滋养。
C.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火墨:木炭。
D.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别:别的。
3.与“乘其出火之时”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惑之不解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凡治铁成器 B.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C.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 D.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非无稽之说也 B.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
C.地无霜雪故也 D.其炎更烈于煤
6.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最迟者后于清明(介词结构后置句)
B.以为受锤之地(被动句)
C.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判断句)
D.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判断句)
7.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中“__________”及《易•系辞上》“____________”。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作____________篇。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