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60+3990字。
《百喻经》六则
1.连线作者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全书两卷,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解说某些深奥的佛教义理。
2.整体感知
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1.识字注音
嗤笑( ) 庵婆罗果( ) 敕( ) 诈现死相( )
2.通假字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
3.一词多义
(1)卒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五万兵难卒合
……
《百喻经》六则练习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益:增加。 B.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时:经常。
C.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若:你。 D.诣市卖之,以其贵故 诣:到。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即便逐走至辛头河 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
C.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D.傍人语言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汝马本黑 B.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D.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6.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百喻经》,全称________,也称________。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________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________篇。
7.王维的《鹿柴》诗,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