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0字。 
 《周公诫子》知识点拨及同步练习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示三子 陈师道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赏析】 作者陈师道因家境贫寒,无力养活妻儿。其岳父在元丰七年(1084)携师道之妻及三子同赴四川,陈师道因母老,不能同往,待生活好转,一家人始得重聚。第一、二句追叙见面前的心情:长期远别,明知无法会见,索性也就不去想它,权作忘记;及至归期已近,思念之心反而难以忍耐。三、四句写初见时印象,儿女随外祖父入川时年纪尚小,分别三年俱已长大,反倒不认识了。五、六句写相见时乐极生悲、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七、八句表现自己惊疑不定、唯恐得而复失的不平静心情。诗人将这种极深挚复杂的感情,以平易而质朴的语言道出,写得一波三折,情味悠长。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书>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二、词语识记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Ⅴ.课后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10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禄(  )		姬(  )		怠(  )		嚼(  )
 2.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守之以愚者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执策而临之
 3.翻译句子。(4分)
 ①又相天子,吾于天亦不轻矣。                                       
 ②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二、整体感悟(10分)
 1.你认为周公是个怎样的人?(4分)                                       
 2.凭记忆,说出文中的六种谦德是什么?(6分)                                       
 三、课文阅读题(20分)
 阅读整篇课文,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义。(4分)
 俭:             		畏:               
 贵:             		哲:               
 2.翻译句子。(4分)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②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