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00字。
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 ,常在于险远,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 “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9、“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3、险以远 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7、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8、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帅哥(美男子)。
2、 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受下赏。
5、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6、邹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