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0个字。

  14.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感受语言的清新自然和笔法的细腻,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
  3.感悟伟大的母爱,体会人间无所不在的至亲至爱。
  ●重点:理解和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 萍踪寄语 》《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文笔质朴、情文并茂。政论针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给加点字注音。
  查氏( zhā )     万籁俱寂( lài )     歉疚( jiù )
  唏嘘( xī )( xū ) 蹑手蹑脚( niè ) 瞥见( piē )
  人影憧憧( chōng ) 睡眼惺忪( xīng )( sōng )
  3.根据括号内的释义,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成语。
  (1)她两人便 热泪盈眶 (因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
  (2)她讲得 娓娓动听 (健谈而且感人)。
  (3)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 循循善诱 (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的良师。
  拓展:词义辨析。
  [暴发—爆发]
  都有突然猛烈地发生之意,但“暴发”使用范围更窄,多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爆发”使用面更广,可用于形容战争、火山、革命、大笑等。
  [暴露—揭露]
  “暴露”指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和问题等显露出来;“揭露”是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出来。意思有明显区别。
  4.通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合作探究
  问题一:细读文章,感知内容。文中母亲两次“哭”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提示填空。
  第一次“哭”:
  原因: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所打动。
  情状: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的挥泪痛哭;哭得尽情尽兴。
  给“我”的感受:因年幼不懂,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
  体现的品质:有才能,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
  第二次“哭”:
  原因:“我”背书背不出挨打而心疼地哭。
  情状: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饮泣吞声地哭。
  给“我”的感受:感念母亲的慈爱。
  体现的品质:矛盾的心理和慈爱的品质。
  问题二:品味语句,把握形象。在作者眼里,“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用“在‘我’的眼里,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