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0个字。
第二十二课《看云识天气》
朱泳燚(yì)
学习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积累有关谚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3、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第二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认真研究学案,完成质疑探究,完成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和导学评价相关练习;规范书写。
学习重、难点
1、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2、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及影响的天气
第一课时
学习小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重、难点:
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及影响的天气。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朱泳燚,江苏省常熟中学特级教师。
2、了解背景
朱泳燚,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除一般的挑选课文、组织单元、编写注释、设计练习外,还负责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课文(包括《看云识天气》)。
3、文体知识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递进式。
预习自测
(1)注音:
峰峦()一霎()间点缀()绫纱()
弥漫()晕()头转向月晕()崩塌()
(2)释义:
峰峦:一霎间:
预兆:轻盈:
弥漫:征兆:
崩塌: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一、质疑探究:
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快速阅读课文,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