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0个字。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南汇人,研究员,九三学社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了解背景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
  3、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科普小品),是记叙文的一种,
  预习自测
  1、注音:
  可望不可即()小心翼翼()()一叶()孤舟
  2、解词:
  昂首挺立:
  里程碑: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一、质疑探究: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
  (1)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2)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