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7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目标
  1.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分析并掌握词中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3.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课堂练习
  1.我们知道这首词中用了很多典故。请说说什么是“用典”。
  2.对照注释,想想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
  3.名句默写。
  (1)舞榭歌台,        ,        。
  (2)       ,       ,一片神鸦社鼓。
  (3)凭谁问:        ,        ?
  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巷陌(   )            ②元嘉(   )
  ③孙仲谋(   ) ④佛狸祠(   )
  ⑤狼居胥(   ) ⑥舞榭歌台(   )
  ⑦金戈铁马(   ) ⑧可堪回首(   )
  2.多义词
  3.古今异义词
  人道寄奴曾住
  4.词类活用
  (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赢得仓皇北顾
  5.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英雄无觅 (       )
  (2)烽火扬州路 (       )
  6.查字典,解释下面的词语。
  (1)舞榭歌台:
  (2)金戈铁马:
  能力提升
  1.如何理解“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句词的含意?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表现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请根据上下阙内容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3.词人的政治见解是怎样透过诗歌形象地表达出来的?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5.请你谈谈该如何理解本词中的对比手法。
  6.所谓“掉书袋”,是指滥用书本材料来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本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2.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