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20字。
教学主题 《台阶》
一、教材分析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叙述了一位勤劳的父亲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的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不管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还是杨绛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余秋雨的《信客》,都诉说了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与同情,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透视那个特殊年代中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启迪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体会特定的年代里处在社会底层的“父亲”们的辛酸与追求。
从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的编写看,《台阶》一文,上承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主题和同册第五单元“感受亲情”的主题,后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悟人生中的关爱与温情”的主题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关注人类”的主题以及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体味人生”的主题,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人文意识和情怀,他们是想启示学生只要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富有一颗爱心和同情心,关注社会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人们。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过去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大致适应了初中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老师也就不用在分析课文主要内容上面面俱到。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对初中现代阅读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研读重点语句,抓住关键词语,感知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陶冶美的情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