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导学案]《记念刘和珍君》(学生版).doc
[教案]《记念刘和珍君》.doc
《记念刘和珍君》.doc
《纪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初读原文。
学法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相关文章,并联系整个专题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
课内研习
一、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长歌当哭( ) 菲薄( ) 租赁 ( ) 不惮( )
虐杀( ) 惩创( ) 绯红( ) 尸骸( )
寥落( ) 黯然( ) 攒射( ) 浸渍( )
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除了纪念刘和珍,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
2.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3.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