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730字。

  《呐喊》
  一、作者简介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3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二、内容提要
  《呐喊》共14篇,创作于1918年—1922年间,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呐喊》的取名,体现着鲁迅思想启蒙和精神救亡的主张:要以文艺为武器,为革命呐喊助阵,使猛士勇往直前;同时也是为了唤醒熟睡的人们,起来毁坏封建的“铁屋子”。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展示的是一幅从辛亥革命前到对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这是一个风雨如磐的中国,是一个从愚昧和落后的重压下挣扎向前的中国,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涅磐”然后才能新生与腾飞的中国。在这14篇小说中,集中描写了三类题材:①封建势力及其卫道者的罪恶,②愚昧落后的“国民劣根性”,③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些题材,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严重关切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寄托着鲁迅忧愤深广的民族之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