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20字。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专项训练
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 顾亚萍
一、 知识概述
语言是考察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在语文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对此有很多处表述。在“写作”部分,有“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口语交际”部分,有“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语文中考的重要内容。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简明
简明,“简”就是简要,言少意丰,没有多余的词句;“明”,就是明白,清楚易懂,没有费解的词句。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
第二,词句表意明确,不会产生歧义。
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下列例句中的句子,就不符合简明的要求。
(1)他岁数不大,头上已经谢顶了。
(2)小明是我的好朋友,小明的爸爸是个医生。
(3)我爸爸开刀去了。
(4)不少书架上的书我都读过。
解析:(1)句中“头上”与“顶”重复,应该删去。
(2)句中可以用代词指代,“小明是我的好朋友,他爸爸是个医生。”就可以了。
(3)句中“开刀”一词意思不明确,是爸爸自己开刀,还是去替别人开刀?
(4)句中语义不明,是“不少书架”还是不少“书”。
2、连贯
连贯是指几个分句、几个句子、几个句群互相衔接、前后呼应,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连贯要做到这样几点:
1.保持同一的话题。
转换话题是由思维混乱造成的语病。纠正这类毛病首先要进行思维训练,理清思路。
例如: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 B、甲a乙a C、甲b乙a D、甲b乙b
整个句子的话题是“白帝城”,甲a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A、B两项不是答案。乙b的主语是“古迹”,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D项不是答案。只有C项甲b乙a的主语都是“白帝城”,与句子话题一致,为正确答案。
2.句间关系清楚。
连贯,还要句间关系清楚,不要混乱。分句、句子之间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或顺进,层层上升,或逆进,层层下降,关系要清楚。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推论要明确。
例如:广州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据说连哈尔滨这些北国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强大的阵势几乎压倒了当地产品的市场。
在这一段话中,前后语句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缺乏语言的过渡、呼应、铺垫,造成内容“跳脱”,这就叫做语句脱节。可以这样修改:在“全国有名的”之后加上“广东产品的优势也是全国有名的”一句话。
3.句序要合理。
连贯要句序合理,不要颠倒。几个句子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有一定合理顺序。或者按时间先后排次序,或者按空间位置排次序,或者按心理变化排次序,或者按逻辑关系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