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70字。
《雨巷》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雨”字,问:“当同学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教室一片静默。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还有的同学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同学回答:“麻烦!”
“是啊,就是麻烦,烦燥。除此之外呢?”教室里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没有人发言。
“我出道选择题,当你看到雨这个字的时候,你一般是高兴还是悲伤还是忧郁?”
“忧郁!”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它。
“是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那么“巷”呢?
教室里更加安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巷,在北方,被称做小胡同,南方称做弄。就像南北方人一样,南北方的胡同也不尽相同。北方胡同像北方人,直来直去,如果是斜街,就注明。南方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柯灵的《巷》来回答。”“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现在请同学回答当你看到“巷”字时的感受。
“寂静。”同学们异口同声。
“在如此忧郁的天气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出示多媒体)
二、作者简介 (出示多媒体)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望舒即月神,飞廉即风神)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