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00字。

  《山地回忆》学案
  【自学指导】
  一 题目解说
  《山地回忆》写于1949年12月,是孙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写成的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
  二 作者简介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孙犁曾在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从1939年起,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长、中篇小说。
  关于孙犁作品。“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条乡土更学的脉络。鲁迅先生最早即被称为乡土艺术家,他本人也曾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评述过文学研究会的一些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之后有更多人写出这类小说。他们主要写的是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例如鲁迅等人写浙江,沈从文写湘西,萧红萧军等人写东北,以及蹇先艾写贵州,废名之写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赵树理写山西,孙犁写河北,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物风情,继承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进入这重要的传统。但他们又有较大的差别。上述乡土文学作家,当他们写作时,都已离开故乡,寓居各地,鲁迅先生曾将这种作品与“侨寓文学”相比。他们的作品也因之较多流露对故土的离愁别绪,怀念中还时感失落,鲁迅先生曾评述到蹇先艾“心曲的哀愁”,许钦文“无可奈何的悲愤”,还评述到萧军“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作者的心理”。赵树理、孙犁等人就不同了,他们都身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生活战斗于斯,作品中自然表现出与上述作家完全不同的心情和精神。作为“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写作风格,对后来写作农村题材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背景资料
  (1)背景
  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是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
  (2)孙犁小说的特点
  孙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他自己独到的地方。总的说来,孙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仅有美的乡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还有美的语言、文体,有人称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甚至“诗化的小说”,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使孙犁的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位,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孙犁的成就,是他生活、思想、艺术长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