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50字。

  写作:语言与表达
  学习目标:
  1.明确语言表达的要求。
  2.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
  3.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预习检测:
  1.描写事物时,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2.描写事物时,怎样才能使语言“形象”?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3.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举例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难点探究:
  1.下面的语段中有三处错误,请予以改正,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
  野草向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一是因为野,二是因为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沟渠野壑,墙缝瓦砾,尤其是坚硬的石缝,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随处可见野草的遗迹,或一丛,或一片;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离离原上草”,还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兴旺生命力。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默默生长,处之泰然。这是对野草精神的真实写照。
  2.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毕竟坐着当然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老人们年纪大,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横线处有一个句子用词不够简洁,应删去的词是 。
  (2)文中①②③句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
  (3)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3.请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按要求对其进行适当改写。
  和谐产生于友善之中。其实,不论什么年代,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人,都需要友善。中国的博爱传统充分反映了实现友善的愿望,先秦各家中儒墨两家最讲究博爱。儒家的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恻隐之心”,讲由己推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博爱的传统不是来自某种主观意愿,而是来自人的天性,人们更容易体验到,因而更容易人为地接受。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