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40+2890字。
课题:离骚(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2、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 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难点: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2、文言词句的理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诵读课文 ,疏通诗词句,整理文言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2、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
第一节: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第二节: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第三节: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3、(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找出并摘抄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
[明确]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扈江离与辟
……
课题:离骚(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2、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 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难点: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2、文言词句的理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在《离骚》的开篇突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不仅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赐予,而且具有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都是自己的后天修养。主要表达作者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自身的高洁,同时也是与现实的抗争,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意思。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能说出诗人写香草的用意吗?
思路小结:抓住“辟芷”、“秋兰”两个喻体,从修辞的角度领会屈原的品格。
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这些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思路小结:从“对比”手法的角度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4、 “兮”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语气助词,本身没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