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30个字。
第二讲词语辨析
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点:
1.掌握词语辨析的方法。
2.学会给词语分类。
教学难点:
掌握并运用词语辨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巧妙的使用。同义词大都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大量相对同义词的存在可以使语言更丰富,更精密。
那么,如何才能分辨他们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辨析就是分辨、比较、分析。比如有人会这样叫你比较:
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更重?
一箱子铁和一箱子棉花哪个体积更大?
那么,辨析就是词语的比较。善于使用语言,是和掌握大量同义词是分不开的。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说同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要辨析同义词,必须结合语言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辨析工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导入:人有轻重,世界万物都有轻重。三个人坐在热气球上,一个科学家,一个天文学家,一个地理学家,但是太重了,气球却飞不上去,应该把哪个人丢下?
有时有时我们会掉进陷阱,因为看似每个人对我们都很重要,就不知做和抉择。其实,就眼拔前儿的形式来看,就是把最重的踹下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