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0字。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原创:吉大附中 田志伟tianzhiwei01@163.com
积累与应用
1.俄顷风定云墨色,□□□□□□□。
2.□□□□□□□,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4.诗人以刚健粗犷的笔触,简炼而又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狂暴,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对此的巨大惊悸,以及由此而生的要求保障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
5.写诗人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接着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使他无法入睡的诗句:□□□□□□□,□□□□□□□。
6.深沉的叹息和坚决的言辞,体现了杜甫那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精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思想感情最崇高、最伟大、最感人之处:
□□!□□□□□□□□□,□□□□□□□□□。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
的论断。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作者在开篇提出的论点是: 。
阅读与感悟
(文一)
风
杨绛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的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辽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的天地以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去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地笑,轻轻地叹息,只许抑制着的风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真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么?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