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0字。

  《旅夜书怀》 学案(一)
  学案编号:25    编写人:魏 野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学习目标:
  1. 鉴赏诗句
  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创设学习情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学习任务:
  1、写作背景:
  见书下注释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3、理解诗歌
  ①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②请赏析颔联
  ③颈联如何理解?
  ④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补充学习资料:
  参考译文: 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归纳总结:
  问题反馈:
  《旅夜书怀》 学案(二)
  学案编号:26   编写人:魏 野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即咏物诗鉴赏
  学习任务:
  1、 什么是“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