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文字内容约1670+605字。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说“木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课文观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古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把握诗歌意象表现出的感情色彩
重难点 抓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一、课前检测(3′)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3’) (参见学案或幻灯片)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3’)
第一部分:(1—3)“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木”字。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小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是一字千里。
四、内容分析(28分钟)
细读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
【导学】教学目标: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把握诗歌意象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抓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作者作品:林庚,当代学者、诗人,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其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导思】
1. 给加点字注音:袅袅( ) 灼灼( ) 涔阳( ) 窸( )窣( )
照浦( ) 亭皋( ) 万应锭( ) 迢远( ) 褒寒( ) 砧( ) 言筌( )
2.梳理文章脉络,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 ):“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 ”字。
第二部分( —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小结。“木叶”与“ ”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是一字千里。
【导练】
1、体会下面几个意象的意味有何不同?要求:在原文中勾画相关语句,用简洁的词语概括。(8分)
树叶: 落木:
木叶: 落叶:
2、“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举例说明。(6分)
3、请回顾以下三首诗词,体会体会“梅”这一意象表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