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活”在于“巧”<br>
<br>
江西省安福县横龙垦殖场子弟学校 杨志明<br>
<br>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那么该如何上好、讲好、搞活一课堂呢?这关键在于一个“巧”字。<br>
一、巧布局<br>
一堂课如一盘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的几个环节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一堂成功的课首先得力于教师对教学过程总体布局的缜密。譬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br>
第一步:教师很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把生字、词找出来,教师写在黑板上。讲解生字、词时,凡有注释的,先让学生注释,教师补充,没有注释的由教师直接讲。<br>
第二步:找一男一女两位学生,让男生扮演作者,让女生扮演老妪,先让男生读开头第一、二自然段,再让女生读“听妇前致”的一大段,最后又让男生读结尾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教师用极简练的语言点破段落划分:“这两位同学分别读的内容,就是诗的三大段。”让学生在课文上标出。<br>
第三步:讲解段意。教师根据诗的意境事先画了三幅画,第一幅是逃役的情形,第二幅是官吏抓人和老妪前致词的情形,第三幅是独与老翁别的情形。三幅画概括了三大段的意境,增加了想象力。<br>
第四步:讲解全文大意和中心思想。其方法是讨论式,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最后用投影仪展出结论和进行练习。<br>
由此看来,这种发辫式教学布局有利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将各教学法要素像发辫一样编结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