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7090字。

  2015~2016学年庐丰民族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月考试卷(1.5单元)
  (命题人:曾传康)
  友情提示:
  1.全卷有三大题,共2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检查试卷和答题卷是否完整无破损;然后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内;不得使用涂改液。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古诗文默写1~7题(任选5题作答,10分)
  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2.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3.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          。
  7.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17分)
  人民新闻通讯社9月3日讯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阅兵。中国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也是二战期间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次大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郑重决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次大阅兵,彰显了中国精神。
  何为中国精神?习主席指出:“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血与火的炼狱中铸就而成的。曾经浑身披满血污、伤痕累累的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一词,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回首往事,百年坎坷(     )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近代以来,两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耻辱、落后、挨打的转折点在哪里?就在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中国仁人志士(       )( A. 前赴后继;B. 前仆后继 )地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漫漫探索中,面对内外对比国力日渐衰弱、国民一次次失败的现实和侵略者日渐凶残、灭我之心不死的困局,中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中国成为二战后世界五大国之一。
  历史,或许并未走远,但终将成为过去;过去,是现在的阶梯,也是未来永恒的根基。时时回望历史,铭记历史脚步,那里有一种精神,锤炼着我们民族的品格;那里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坚韧前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就在于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有绵绵不绝的中国力量。(选文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8.给加点字注音和看拼音写汉字。(3分)
  坎坷(        )    níng(       )心聚力       屹(        )立
  9.你认为画线句子的括号里应填入哪个词语是更好?(          )(3分)
  A. 前赴后继;    B. 前仆后继
  10.解释词语“众志成城”。(3分)
  1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12.综合性学习(8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