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80字。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教学指导思想:从听障生各大学考纲出发,结合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让他们既能积累应考的知识,更能从中学到写人记事的方法,感悟时代精神与人生意义。
  2.学科理论依据:由于聋校高中教学没有课程标准,故仍旧依据各高校的
  文本解读
  作为听障生,学习普校高中教材难度非常大,本文尤甚。一是写作背景离他们太远,难有真切感受;二是听障生语言积累少,对此类文学作品理解较难;三是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很简练但含意很深刻,有时又曲折达意,这对于本就缺乏社会经验的听障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极为困难。
  基于此篇为高考篇目,讲解课文内容仍旧为教学重点,同时可采用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等方式来解决文段中的重点问题。不必慢慢俱到,抓住重点即可。另外,还可通过提供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的分析:参与高考的学生为4人,故需要学习普校高中教材的仅有此4人。基础较好,语言积累较丰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相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难度还是较大,需要老师有力地引导。
  2.教学内容的确立:
  (1)教材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出自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写人记事的散文”。本课为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悲伤与愤怒的名家深沉之作,将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件件实例展现在人们面前,读完无限惆怅,却也发人深思。
  (2)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安排为5个课时。
  第1-2课时:学习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手语疏通文意;
  第3-4课时:理清脉络,划分段落,总结全文;
  第5课时:评讲作业。
  3.教学方式的说明:以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4.现代技术的辅助: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文,实物投影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