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语言和细节,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3.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体味契诃夫作品幽默,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鲁迅和契诃夫是相似的。——苏联作家法捷耶夫
  鲁迅与契诃夫的极类似,简直可以说是孪生的弟兄。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郭沫若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学过不少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短篇小说之王”是怎样奏响那个时代悲哀的音乐的。
  (或:穿过时光的云烟,我们看到,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国,有一场葬礼正在举行,奇怪的是,送葬的人们的悲伤好像是装出来的,他们心里很快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这场葬礼说起)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契河夫的代表作之一。
  背景介绍:十九世纪末,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呼之欲出,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典型形象。
  三、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故事情节,说说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