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材料作文:鲁国人擅长织麻鞋 》写作指导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整理
【训练重点】
学习材料作文的立意:横向立意、反向立意、延伸立意、类比立意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①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5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角度入手 :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针对上述立意角度,我们归纳如下:
◎ 从鲁人角度:
从鲁人角度看,以鲁人的特长到越国将产生什么结果,一般说,他们的特长在越国无用,去越国自然会穷。我们可以得出写作思路: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
(2)要讲究经济效益
可以设想,鲁人听了劝告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越国,各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亏本生意做不得
(2)无用武之地焉能生财
◎ 从劝告者角度:
从劝告者角度,他劝鲁人不去越国的理由,是越人赤脚不带帽,所以去越必穷。我们可以得出写作思路: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