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90字。附周测试题。

  备长公开课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教师 王芳 日期 3.18
  课题 《论趣》 +周测 课时 6
  参与听课人员 汪万东  夏东茂  徐雪艳 
  主备教案(由主备教师填写或另附详案)
  教学目的
  1. 散文思路梳理
  2. 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 重点段落赏析
  教案内容
  《论趣》
  一. 课外自学了解掌握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文章写的很散,常常是拉拉扯扯  ,纵笔真书.有的有主旨,有的没有主旨,只有一 个谈话范围.-----读他的文章,就像海中拾贝,不在乎把握全篇,将那些散落各处的好东西收拾起来就够了.这里要点在散而不破,杂而不芜,漫而不长. 郁达夫因而说中学生若取范本,还是叶绍钧那种”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散文为宜.   二.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味重点句子的含义。
  3、体会林语堂幽默的散文语言,学习作者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表达,体味作者文章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教学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三.基础字词掌握(读准字音,上课字词检查阅读)
  船舶         扈从        手足胼胝        通脱自喜
  阻挠         磅礴         熙熙攘攘      鞠躬尽瘁 癖嗜         灵犀         利禄熏心      一尘不染 蒙昧         掮客         废寝忘食      举一反三 四.文本探究
  (一)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1、请用铅笔画出文章的关键句,即每一段的线索句、议论说理句、过渡句、总括句、总结句,连缀成文。
  2.根据你画出的关键句,请为全文列一个提纲(划分层次,写出层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