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20字。

《沁园春 雪》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人:文家一中 刘俊英
师生相互问好。
师:老师想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 这么多;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 呀,这样少。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其实诗歌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歌,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大家今后多读点诗歌,养成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毛泽东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的吟咏诵读、写诗填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翻阅、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哺育了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 雪》
学习诗词重在"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从诵读入手,来领会全诗。现在请同学们听配乐诗朗诵,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小声跟读。
生给生字正音
师:初听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谁能来谈一谈?
生:豪迈
生:气势磅礴
师:是的。这首词风格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我们齐读一遍再来感悟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指名一位同学):你认为你们刚才读出感情了吗?
生:不好,读起来缺乏力度,没有读出感情。
师: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还要从写作背景谈起。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心中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自豪、豪迈的感情。
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师:是的。在朗读本诗时,要始终把握这种感情基调,此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你知道诗歌朗读一般要注意什么吗?
生:停顿、重音
生:还有节奏、语调、语速等
师:很好,请看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在哪里停顿?
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生试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