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五蠹<br>
1、导入新课: <br>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劝学》的作者是谁吗?(荀况)荀况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呢?(他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况有两位很著名的弟子,一位是李斯,一位是韩非子,李斯和韩非是不是继承了荀况的衣钵发扬光大了儒家学说呢?他们后来成了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家)为什么儒家学派的弟子要另立门户,走一条和儒家思想截然不同的路呢?<br>
其实,韩非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战国的末期,儒家“仁政”观点,“仁者爱人”的主张已难以推行,诸侯纷争,恃强凌弱,武力兼并,战争频繁,已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实际情况,封建君主都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加紧镇压老百姓,纷纷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适应当时这种发展趋势,提出法治的思想主张,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这个人“为人口吃,不能说道”,便发愤著书,其代表作便是《孤愤》、《五蠹》这两部最能体现其法治政治主张的名篇,他多次向韩王阐述其法治的政治主张,但不被采纳,当他的《孤愤》、《五蠹》传入秦国,当时,秦始皇读过此文后大加赞赏说:“厉害厉害!我如果能得到这个人并同他进行交往,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他的作品真的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吗?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五蠹》。 <br>
2、同学们,请先来听一遍课文前三段的录音。 <br>
3、全体同学讨论串第一、二段。 <br>
4、点名学生用自己的话串译课文第一段,教师出示重点字词句的幻灯片。 <br>
①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成“但是”;后一个表因果,译成“因此”。 <br>
不胜:受不了,“胜”是“承受”、“禁得起”。 <br>
圣人:有智慧,才德超群的人。 <br>
以:连词,表目的,译成“来”。 <br>
悦:喜欢。 <br>
王:wàng,名词活用为动词,统治。 <br>
②以:来。 <br>
化:消除。 <br>
说:通“悦”。 <br>
③天下:名词作状语,在天下。 <br>
大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洪水。 <br>
而:连词,表因果,译成“因而”。 <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