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00个字。
30.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第一课时
  学习《观刈麦》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割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 (见板书)
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刈 荷箪 童稚 饷田 灼 秉 穗 吏禄
2.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
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结全课文注释,拓展诗意,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如:妇姑 童稚 荷 蒸 灼 遗等
三、学生探究,品味诗歌。
1.诗作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明确:作者先写了一幅刈麦的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了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然后又展现了一个特写画面,读来令人心酸。原来是繁重的赋税造成了劳苦人民如此艰难的生活处境。
2.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联想到自己安逸的生活,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诗中悲怜自责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